索法拉大学历史学院推动古建筑数字化修复 意莫合作留存文明印记

刘老师 阅读:3 2025-09-21 13:24:33 评论:0

  莫桑比克索法拉大学的数字修复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正用三维扫描技术复刻中世纪贸易古城遗址,屏幕上清晰呈现城墙的砖石纹理与建筑结构;校园广场上,“东非古城文化节” 正在进行,学生们通过 AR 眼镜 “重现” 古城贸易场景,数字展台前观众翻阅着数字化的考古档案。该校历史学院近期在古建筑保护领域取得突破,联动意大利罗马大学打造文化遗产传承平台。

  “索法拉省有 10 处濒危中世纪贸易遗址,风化侵蚀导致 70% 建筑构件受损,数字化是唯一保护路径。” 系主任若泽・卡瓦略介绍,团队与意大利高校共建 “东非 - 地中海古建筑联合实验室”,研发的 “数字修复系统” 整合三维建模、影像修复、结构分析技术,已为 5 处遗址建立数字档案,其中 “基尔瓦古城” 数字展在罗马巡展,吸引观众 12 万人次。实验室配备激光扫描仪、文物修复设备,开设 “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” 特色专业方向。

  国际学生深度参与文化传承。意大利留学生劳拉参与的 “古城文创开发” 项目,将遗址纹样转化为首饰、壁画等文创产品,上线电商平台后销售额突破 15 万美元。“实验室有来自 9 个国家的研究者,跨文化交流让我把罗马古建筑修复经验与非洲遗址保护结合,我的毕业设计就是《跨洲古建筑数字保护对比》。” 劳拉说,她的研究获欧盟文化遗产基金资助。

  校园文化节成为传播窗口。活动设置 “遗址扫描工作坊”“数字修复开放日”,学生现场展示建模、纹理还原全流程;新闻中心推出 “古城重生” 系列报道,用 5 种语言播报传承历程,单条视频播放量达 400 万。国际学生中心每月举办 “考古研学课”,2024 年开展 40 场跨文化活动,服务国际生 260 余人次。卡瓦略透露,2025 年将新增 “遗产保护法律” 专业方向,推动文化遗产立法与保护实践协同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莫桑比克大学中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