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桑比克大学牵头跨国科研联盟 聚焦粮食安全抗旱作物惠及百万农户
刘老师
阅读:1
2025-09-19 15:04:52
评论:0
莫桑比克大学农学院研究员安东尼奥・蒙泰罗表示,有了德国的基因技术,当地的玉米在旱季也能亩产 400
公斤。该校牵头联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、南非金山大学等 8 所高校,组建南部非洲抗旱作物科研联盟,整合 200 名学者与 12 个实验室,成立两年已培育出 3
个高产抗逆品种。
联盟的核心突破是基因编辑 + 本土选育技术:慕尼黑工业大学提供耐旱基因标记,莫桑比克大学团队结合本土品种特性进行杂交,培育出的莫德 1 号玉米,在降水不足 300 毫米的环境下亩产达 420 公斤,较传统品种增产 68%;莫南 1 号大豆抗病性提升 50%,已在 6 个省份推广 2 万亩。
联盟搭建数据共享平台,收录 12 国土壤、气候数据,供学者在线协作;开设田间培训课,已培训农户 5000 名,发放《抗旱种植手册》10 万册。在加扎省试点村,采用联盟技术的农户,粮食自给率从 60% 提升至 100%,还能余粮出售。
联盟秘书长、莫桑比克大学农学院院长透露,计划三年内培育 5 个新品种,覆盖玉米、大豆、高粱,惠及 100 万农户。联盟已获得欧盟地平线计划 1200 万美元资助。